10亿英之园一夜强拆!违建豪宅的背后或有高人官媒:一点都不冤
网传耗资10亿的汕头“英之园”被地方下令强拆,此事瞬间在网上引发热议,有人觉得如此精美的豪宅化作废墟非常可惜,也有的人觉得活该被拆,英之园的背后到底有何罪恶?
汕头英之园堪称是当地的地标性园林,堪称是宫殿一般的规模,整体格局类似缩小版的紫禁城,但是内部建筑风格是潮汕风格。
英之园总占地57亩,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位清朝王爷的府邸,故宫总占地才1080亩,他都已经顶得上紫禁城的二十分之一了,但是英之园却是个妥妥的违法建筑。
有人认为拆掉着实可惜,因为英之园实在过于豪华了,几乎是按照古建筑一比一打造的,青砖绿瓦、飞檐翘边,一景一色都倾注了工匠的心血。
整个英之园的外景能够说是奢华到了极致,但是推开门你才会发现,内部的奢侈才是最令人震惊的,无处不在的彩绘和雕刻让人瞠目结舌。
屋内的雕刻随便拿出一块来都是艺术品一般的存在,雕工之精美也是我们普通人不敢想象的,这背后可是无数工匠夜以继日的操刀,仅是这一项的人工花费就已经是天文数字。
更何况这个建筑群足足占有57亩土地,仅从英之园的工艺造价来看,超过一亿是肯定的,算得上潮汕地区的一个文化瑰宝,可是这却是一座没有根基的“空中楼阁”!
尽管英之园如此精美,当地还是下达了强拆命令,5月28日之后,这个地标性建筑群正式成为历史,在精美的雕梁画栋也顶不住挖掘机的铁杵。
对此本次强拆,部分网友认为属实不应该,因为当地可完全将其改造成潮汕特色景点,用来活跃旅游市场未来必然能够收获颇丰。
英之园的修建可谓是不计代价,几乎用到了民间最高的工艺水准,足以震惊任何前来的旅客,保不齐还能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。
网友们的说法听起来似乎很合理,可是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,因为在豪宅英之园的背后潜藏着三宗罪,随便一条都足以让它灰飞烟灭!
官媒已经给英之园定调,它被强拆一点都不冤枉,地方的做法合情合理,英之园的拆除不仅不可惜,反而非常可恨。
英之园的第一宗罪就是违法建筑的本质,英之园这座豪宅群远比一个中型小区要大得多,但是它的归属却并非全体村民,而是当地富商陈氏一门。
陈氏族人仗着自己有钱,便毫不顾忌法律条行动工,并没取得建筑许可和用地指标,从2013年动工至今也没有正真获得合法身份。
所以,英之园从一开始动工就被钉上了违法的标签,按照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,陈氏一家也拿不到私人园林的合法身份。
哪怕陈家人再有钱,用地指标也是一定要按照法律和当地指标分配,哪怕老陈家人口再多,也绝对拿不到57亩的建筑用地,更何况还是连接到一块的土地。
不管英之园建筑如何精美,它都改变不了违建的性质,既然违建已经定性,那按照我国法律就要给予拆除处理,陈家不拆那就当地指派人手来拆。
英之园的第二宗罪就是违法圈地,陈家在没有合法手续的情况下私自占用土地,并且还是用的社区集体土地,足足超57亩的共有土地资产被陈家霸占。
村集体或者社区集体所拥有的土地性质分为两类,一类为建设用地,可拿来发展经济或者构筑房屋,但是合理合法的使用,不属于私有财产。
第二类就是耕地,这是一条红线指标,任何人都不能触碰,哪怕是家财万贯的富豪也不能侵占分毫,因为耕地关系着民生!
我国早已划定耕地红线,任何人不得轻易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,实在需要更改的只能向国家递交申请,审批通过之后才能动工。
而陈氏家族的建立的英之园同时占用了建设用地和耕地,这种圈地做法直接危害到了集体的利益,英之园之罪恶罄竹难书。
整个岭南地区几乎都是处在人多地少的情况,土地资源格外宝贵,陈氏一家就独占57亩土地用来做豪宅,英之园被强拆一点都不冤!
英之园的第三宗罪就是主人陈某抗法,当地三令五申要求他拆除自己的违反法律建筑,可是都被他当做耳旁风,完全无视法律。
英之园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当地没收处理,在今年5月9日当地更是勒令陈某自行拆除,但是他依旧无动于衷。
当地已经给陈某留足了面子,既然他不想体面,那当地拆迁队只能帮他体面了,施工队仅仅用时一夜就已经将英之园大部分建筑夷为平地,仅保留部分具有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配件。
这三宗罪加在一起,足够击碎网友所提出的改造成旅游景点的想法,英之园威胁大众的利益,那就必然要被拔除!
既然想要制止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,那就应该在英之园2013年开建的时候叫停,为何到了快建成了才被铲除,这一点非常耐人寻味。
老陈家明明只是一地富商,为何敢冒着巨大的法律风险来兴建豪宅,可能陈家的背后有高人吧!